吴晓波,吴晓波讲师,吴晓波联系方式,吴晓波培训师-【讲师网】
吴晓波 2022年度中国100强讲师
著名财经作家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吴晓波:其乐融融的背后是万丈深渊
2016-01-20 3537

聪明人的特点就是承认人性的贪婪,互相不信任,认为无论是天王老子还是圣贤达人,“绝对的权力必产生绝对的腐败”。

文/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独立战争打完后,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就试图建立一家中央银行,可是遭到各州的强烈抵制,理由是,如果中央政府掌握了货币权,很可能将影响到各州的自治。美国从建国的第一天起就是联邦政体,一个州基本宛如一个政府。

但是在联邦党人看来,一个没有中央银行的国家是难以想象的,在汉密尔顿的坚持下,1791年,国会批准在费城成立美国第一银行,但只给了二十年的经营时间,到期后,需再予批准。第一银行是一家股份制公司,既发行货币又从事吸储放贷业务,而且大概有70%的股份握在欧洲私人财团手里,因此,与各州地方银行的关系一直别别扭扭。1811年,二十年限期到达,续营报告在国会未获通过,第一银行被迫关闭。

1812年,英美再起战争冲突,由于缺乏一个有效的全国金融市场,银行业陷入一片混乱,四年后,麦迪逊总统批准成立美国第二银行,由各州议员把持的国会仍然坚持给出二十年的限期,1836年,第二银行重蹈覆辙,到期被迫关闭。

第一银行和第二银行的两次试验,透露出美国人内心的两个恐惧:恐惧中央政府的权力过大,恐惧财阀力量对社会资源的控制。在一个公民社会中,这两个强势力量若不监控必然膨胀,而若两者结成同盟,社会公义必荡然无存。

在后来的70多年里,美国再无中央银行,金融市场放任自流,银行业一方面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则经常发生市场崩溃的金融危机,在1873年、1884年、1890年、1893年和1907年,先后爆发五次大规模的银行倒闭风波,仅在1893年的危机中,一年间就倒掉了500家银行,很多家庭一夜之间资产清零。

| 大规模的银行倒闭风波 |

到1913年,美国已成全球最大的工业国,再没有中央银行已成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威尔逊总统的支持下,国会通过《联邦储备法案》,创建美联储。

美联储的制度设计赫然是互相牵制的“恐怖平衡”的结果。

在机构设置上,美联储由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局和十二家联邦储备银行构成,前者隶属联邦政府,后者则是私人非营利性组织。这个复合式双重结构,举世唯一,看上去叠床垒架,无比繁复。

在人事管理制度上,联邦储备局有五名执行委员,由总统提名,可连任十四年,远超总统任期,执行委员一旦上任后,就不能由总统单独罢免,而需获得国会三分之二的票数通过。有一年,奥巴马总统提名MIT经济学家戴蒙德出任执行委员,遭国会否决,戴氏在第二年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十二家联邦储备银行分散于各州,其股东均为当地最重要的私人银行,董事会成员则为银行家和大学校长。他们的参与,体现了私人资本及地方州的利益。他们所分得的利益是固定的6%年利息回报,近年来的总数额大抵在15亿美元到20亿美元之间。

美联储每年最重要的会议是公开市场会议,一年开八次,讨论的议题是决定美国联邦基金利率,这一利率在本质上是银行之间的贷款短期利率,而以此为基准,调控商业银行的利率水平,也就是说,美联储的功能是间接调控。

| 美国联邦储备局大楼 |

在公开市场会议上拥有投票权的成员共十二名,除了储备局的五位执委外,州联邦储备银行再出七人,其中纽约拥有永久席位,另外十一州联储主席轮流行使投票权。《联邦储备法案》规定,美联储制订货币政策时不受包括总统在内的任何行政部门干预,为完全独立的决策行为。

美联储成立至今,已经102年,因其独特的制度建构而成为一个十分神秘的金融机构。

前些年,国内流行一本畅销书,将美联储描述成一个被罗斯柴尔德家族等欧洲老牌财团遥控、凌驾于总统及政府之上的私人组织。这种阴谋论所体现出的担忧,其实正是美联储的创建者们所要竭力避免的局面。

也有一种担忧是,既然美联储如此的独立,那么谁来制约这台金融机器,如何保证它不会滥发货币?

与很多国家的央行不同,美联储的治理目标非常单一,那就是保证充分就业和抑制通货膨胀,由此形成了“通胀为锚”的决策基础,如果在这一目标上出现游离和失误,则会遭到来自国会和民间舆论的强大压力。在过去的三十年里,美国经济数度遭遇金融海啸的冲击,然而,其通胀率基本保持在2%左右,这表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从长期看是成功的。但即便这样,美联储仍然是经常被嘲笑和抨击的对象。

| 抗议美联储的游行活动 |

美国是一个由一群信仰理性和自由的聪明人创建和管理的国家,聪明人的特点就是承认人性的贪婪,互相不信任,认为无论是天王老子还是圣贤达人,“绝对的权力必产生绝对的腐败”。

美联储就是这么一个建立在互相不信任前提下的、争吵出来的产物。

民众对政府不信任,地方对中央不信任,弱势群体对资产者不信任,在一个互不信任的、“恶”的世界里,大家又不得不同在屋檐下,这时候就必须在制度安排上,设计出各方利益的“恐怖平衡”。

这一“恐怖平衡”的基本性前提,是社会公义,经济发展则是公义项目下的某种结果。

公义从来不会自动实现,即便在今日美国,贫富不均仍然是国家治理的首要敌人,在过去的几年里,几乎所有重量级的经济学家都发表过以此为研究主题的论文或书籍。

| 三本论述贫富不均的重要著作 |

我们观察一个国家,看到它的人民每天吵吵闹闹,时不时上街游行,知识阶层分成不同阵营,为了一个公共议题,争得面红耳赤,甚至翻脸厮打,当这些景象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为这个国家高兴。

如果有这么一个国家,上上下下一团和谐,任何重大议题都能得到一致举手通过,政权拥有一切资源,民间异见被视为异端邪说,那倒真是危险的迹象,因为,所有的其乐融融的背后,都可能有着一道万丈深渊。

吴晓波著名财经作家。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北京大学案例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史研究室主任、客座研究员,“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常年从事公司研究。2007年起出任第一财经频道《中国经营者》栏目主持人。主要出版著作有:《大败局》、《大败局2》、《穿越玉米地》、《非常营销》、《被夸大的使命》和《激荡三十年》上、下卷。其中《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书”之一,《激荡三十年》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最佳商业图书”。吴晓波助理:蔡老师13738088857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无锡站 wx.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