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望舒,李望舒讲师,李望舒联系方式,李望舒培训师-【讲师网】
53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李望舒:迎合的投射性认同——人际关系中隐藏的游戏 (二)
2016-01-20 9115

迎合的投射性认同

                 

  上期微信我们讲到依赖的投射性认同。 其实,透射性认同是一种孤独的游戏。沉默在这种游戏的人,会比一般人更加渴望建立亲密关系,但他们在亲密关系中是看不到对方的真实存在,他们只关注对方是否如自己所愿,按照自己所渴望的方式对待自己。

  这期我们分析投射性认同的第二种表现方式:迎合的投射性认同。




  迎合的投射性认同,它的含义是:我对你百依百顺,你必须接受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你就是玩弄我的坏蛋。 这种投射性认同是包含强烈的自我牺牲成分的人际关系模型。

  投射者与被投射者的关系中,投射者会放弃一些事情,或把被投射者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之上,投射者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使被投射者感激自己所做的事情以及所做出的牺牲,即他们被期望表达感激和欣赏之情,而且也需要知道自己对他人是有“帮助”的,而投射者认为自我价值的获得并非是因为他们本身而是因为他们所做的事情。

   迎合的投射性认同的元信息是“你欠我的”。投射者期望有所回报,即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他人都会维持与自己的关系。

   经常听到一些女人这么抱怨的:

  “我以为我一生待人好,努力做好自己,会得到一个女人最基本的幸福回报,我不是贪心的人,我要求并不高,相夫教子,经营一个家和夫妻关系,有什么不对呢?偏偏我付出了一切,换来的却是彻底的失败。”

   这种抱怨,在客体关系心理学上来说,就是一种迎合的投射性认同,就比如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话语:

  “我这么努力的表现,就是为了让你更开心。”

  “我拼命地工作,都是因为你。”

  “你知道不知道我到底为你做了多少事情呀。”

  “你总是认为我为你付出是理所当然的。”

他们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就是想要对方对自己产生感激之情,而成为迎合的投射认同的目标个体,会持续发现自己是处于这样的境地之中:既是他们被期望着表达感激和欣赏之情,不管自己是否愿意处在这样的境地。

迎合的投射性认同,它的情绪成分是自我牺牲,在这种投射认同中,关系是刻意建构的,因此接收者会持续地感到进行投射的个体正在放弃一些事情,或者是把接收者的利益放走他们自己的利益之上。

而投射者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即诱导对方感激自己所做的事情以及所做出的牺牲。如果对方没有做出相应的反应,或者不是他们所期待的反应,他们就会产生焦虑,并且会产生失落感。

如果一个女人,她把自己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照顾家人的话,那么她所有的自我价值感都只会来源于“做事情”,以及为此所获取的感激,如果不能如愿获得的话,她们将会对自我价值感产生怀疑。

但是可悲的是,这种互动模式反而破坏了她最为急切想要获得的东西:就是那种她之所以被爱,都是因为她本身而不是她所做事情的感觉。只会加深了她的错误想法,也就是别人之所以会对她好,是因为她为对方付出了。

因为她并没有培育建立在关心基础之上的互动,反而花费了大量时间来确保她是被感激的。因此,使用迎合的投射性认同的个体,是需要基于自我牺牲的行为而获取他人的感激,而获得自我价值感。

他们需要感到对方意识到了自己为他们做的事情,然后再对他们表示感激。但是他们的所有行为之下的一种更深层的、更有力的交流,也即是有关潜在交易,它包含了“你欠我的”这样的元信息传递中。

他们所要的回报就是要对方的一种保证,即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对方都会保持与自己的关系,因为他们不相信别人(包括自己的家人)会因为他们本身而真心的爱他们,他们只确信只有去迎合别人,才能确保自己是受欢迎的。

所以他们为了实现这一点,他们只能通过让别人感觉欠他们的这种方式来建立关系。他们认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和别人建立长久的关系,被人也才能真正的喜欢他们,接纳他们,反之就会讨厌他们了。

这种行为模式,是在儿童期形成的,那是他们在儿童早期的时候,接收到母性信息是,他们需要为照顾他们的人做一些事情,否则他们将不会被爱。而这种模式在不断的强化下,便形成了成年后的迎合的投射性认同。

这样的儿童一直被教导,他们的真正价值体现于他们对别人有用的能力,他们只有通过功利性的活动才可以确信自己是“好的”。反之就是“坏的”,结果,他们花费了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来迎合他人,以维持彼此的关系。

丽丽是某名牌大学的一个女生,她经常要克制自己的需要自愿去为同宿舍的同学打水、买饭,生病时陪伴她们,起初大家都觉得丽丽真是一个好人,可是久了以后,大家发现丽丽经常以一种自我牺牲的优越感面对别人。当别人不需要她的帮助时,她往往会显得很失落。而当她帮助了别人时,别人往往会觉得欠着她的,而当大家回报她时,她又远远躲开大家的回报。在她的潜意识里,她用这种别人欠着她而维护自己的优越感。久而久之,大家不敢再麻烦她了,总觉得跟丽丽在一起很别扭,很压抑。

王芳(化名)今年28岁,她来找到我时,是她的第二次婚姻。跟第一个老公相处了四年,他们吵架时,他老公经常说:我不是你儿子,你不用婆婆妈妈像个老妈子一样。后来老公移情别恋了,找了一个很会玩、很会疯、很会撒娇、很不会做家务的、比自己还大两岁的女人。

  在这次婚姻中,王芳又开始重复第一次模式,依旧继续婆婆妈妈的管着她的第二任老公,不断地为他付出,然后告诉他,自己是多麽的舍不得吃、舍不得穿,都会省下来给老公。其实王芳的工资收入和老公的收入都是白领阶层,并不低。久了,他的第二任老公也开始很反感,好在这次王芳意识到出了问题,找到了我。

王芳出生于农村,在家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弟弟,从小被送给舅舅家抚养,5岁时舅舅舅妈一次意外车祸导致双亡,王芳才又回到父母身边。回到家里后,在家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就拼命的干活讨好爸爸妈妈和两个姐姐和弟弟,幸而天资聪明,学习很好,在两个姐姐都早早嫁人后,重男轻女的父母勉强把她供到上完大学,期间很多费用都是王芳靠自己打工和奖学金来支付的。就算是这样,她还要遭受两个姐姐的奚落和嫉妒,所以王芳就使劲对大家好,想融入这个家庭中。

其实细分析起来,王芳的这种迎合的投射性认同,就是没有安全感。她必须觉得自己要做些什么,才能得到大家的接纳。她觉得自己的真正价值体现于她对别人有用的能力,只有通过功利性的活动才可以确信自己是“好的”。反之就是“坏的”,结果,她学会了花费了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来迎合他人,以维持彼此的关系。王芳的这种特殊的生活经历,使得她把这种没有安全感的心态泛华到了自己的婚姻的人际关系里。而当对方没有明白王芳的这种深层心理动机时,只觉得不胜其烦,甚至反感。

在觉察和反省的过程里,我不断用各种方法告诉王芳,她是可爱的,即使不刻意为别人做什么事情。因此,她想要找到自己的幸福,就是要检讨自己的这种行为模式,并学习克服这种行为模式。

以上就是迎合的投射性认同的心理运作机制。


读者朋友们下期微信我们分享:权力的投射性认同。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无锡站 wx.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