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实,苗实讲师,苗实联系方式,苗实培训师-【讲师网】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苗实:苗实:小康合阳背景分析
2016-01-20 1040

一.政策背景

1.历史沿革

    在古代,小康社会仅次于大同社会,而大同社会是一个没有阶级和剥削的理想社会。到了近代,特别是1979年,邓小平赋予了小康社会以现代化的指向。此后,中央相继提出了建立小康社会(十三大).建设小康社会(十五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六大)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内容不断丰富,要求不断提高。通俗讲,小康社会介于温饱与富有之间,即温饱有余,富有不足。

2.科学内涵

    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内涵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关于小康社会的内涵,邓小平在1983年3月2日做了清晰的描述: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20平方米;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了;第四,人不再外流了,农村的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

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对小康的内涵作了详细的刻画,即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个要求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十六大指出,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央地方务必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十八大,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充实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我们认为,“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应包括家庭生活与社会两个层次。从家庭生活角度看,小康社会可以划分为四层含义:一是居民物质生活状况,主要指人们依赖生存的基本生活条件的满足;二是居民精神生活状况,主要指人们发展的文化消费、公共消费、自由程度、安全感、归属感、受尊敬程度乃至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三是居民生活环境状况,主要指城市道路交通、供电供水供暖等硬件设施状况,空气质量、生活饮用水质量、绿化;四是社会环境状况,主要指社会生存发展的规则与秩序、社会道德风尚与文明程度以及社会治安等软环境。从社会角度看,小康社会是一个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五个方面不断推进、水平不断提高的社会发展阶段。

3.内在特征

    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特征,可以从时间概念、空间概念、状态概念和质量概念这四个方面加以理解和把握:

    从时间概念上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从一个起点开始不断向终点趋进的过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起点是从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开始,即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为起点;终点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即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基本实现现代化。

    从空间概念上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以分作空间结构和空间布局两个层次。在空间结构上,它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全面发展的目标,其基本要求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空间布局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发展比较均衡,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缩小,城镇人口比重超过60%,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广大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的过程。

    从状态概念上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反映居民衣食无忧、身体健康、心情舒畅、安居乐业的一种生活状态,与以往靠损害身体、牺牲休息时间、劳心劳力的“血拼式”发展相比,小康社会是一种注重健康、强调休闲、身心愉悦的“和谐式”发展。

    从质量概念上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由低水平向更高水平趋进的过程,反映个体(家庭)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双重提升,不是一个整体概念,不能单纯用GDP等总量指标反映,还必须使用人均指标反映;不仅追求经济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追求社会制度的先进性、社会的文明性,人与人地位的平等性。

4.重要意义

    其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经济全球化推进的强大力量;其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其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坚实平台;其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不二法门;其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体中国人向往美好生活的必然抉择。

二.现实背景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探索中,小康社会得以充分拓展,尤其是十八大的召开,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向了高潮。而在此大背景下,合阳县抢抓机遇,埋头苦干,力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1.国家顶层部署

    十八大顶层部署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所谓: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2.陕西坚决贯彻

    陕西省坚决贯彻十八大精神,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科学测算,将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目标具体化、项目化和可操作化,并制定了陕西省“三强一富一美”行动纲要。可以说,“陕西梦”包括小康陕西、和谐陕西和美丽陕西,而小康陕西就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三强一富一美”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渭南加快紧跟

    渭南市加快紧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以富民强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抓手,以“一核四极两带”空间开发为格局,打造国家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联动发展,壮大文化旅游产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活力的陕西东大门,确保渭南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合阳勇担使命

    合阳县勇担使命,大力实施“五县”战略,加快园区、城区、景区建设,扎实推进煤炭产业向精深增值环保开发转变、果畜蔬产业向扩规提质增效转变、旅游产业向特色精品创优转变、城镇建设向生态宜居宜业转变,实现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良性互动,融合发展,进而踏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争取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力图实现开放富裕、绿色生态、文明和谐新合阳。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无锡站 wx.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